沉浸式文旅发展的方向和未来

沉浸式虚拟游乐离不开VR/AR等光影手段的渲染与烘托,凸显了一种市场新消费形态,契合了Z时代需求,只是一种娱乐形式,充其量是一种主题性游乐,却绝然没有市井烟火的气息与氛围,有时未必是一种旅游形态。如果把虚幻的光影产品作为沉浸旅游的主打方向,一定是一条歧路,不管是有没有文化主题,这样的环境断然不可能让游客沉浸其中。因其过于浮华,不真实,浮华背后也许只有一两年的红火,有朝一日终归要沉静下来,还原生活,回归生活。这并非说消失不见,而是说不会成为主流,不是大众需求和旅游持久发展方向。事实上,真正的沉浸式文旅产品一定是一种生活——一种心无旁骛、乐得其中的生活。

沉浸式游乐产品制约因素很多,诸如:虚幻与现实、人流与高成本、短期与长期、猎奇与重复率、单一Z时代群体与大众消费的矛盾,等等。不可不察的是,一段时间以后,如果再回过头来想一想,这也许是一种阶段型产品,尽管是新奇的、刺激的体验,却是小众的、游乐的、虚幻的、可模仿的休闲产品,是一种对现实真环境、真场景、真情景旅游的一种暂时性回避和逆向性补充。

近几年,“沉浸式”是个热词,而且多与文化旅游联系在一起,成为科技支撑文旅发展的重要内容。不过之前讨论的“沉浸”更多取决于个人,不具备产业上的普遍性。进入新世纪以来,产业层面的沉浸式文旅就开始快速发展,比如印象刘三姐,就用了很多沉浸式的光影技术。但沉浸式文旅真正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其实是最近三年。以下将从沉浸式文旅发展的背景、领域、维度和未来对此问题做一简单阐述。

Part.1 沉浸式文旅发展的背景

第一个背景是技术的进步。技术进步有一个加速迭代的特征。进入新世纪以后,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以VR、AR为代表的虚拟现实技术、光影技术、数字技术等技术让沉浸式文旅成为可能。

第二个背景是成本的约束。三年以来,文旅企业面临巨大的经营压力,这很容易就传导到成本控制上。这就要求在可能的范围内用技术去替代人工服务。

第三个背景是内容的植入。游客希望体验更多的内容,沉浸式项目即可作为增量内容,同时也可以通过新的利用方式盘活存量资源。比如现在许多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和城市文旅综合体项目,陈旧的内容需要更新和迭代,要给存量的资源,注入增量的内容,靠什么?沉浸式文旅项目就是一个重要的选择。

第四个背景是深度的体验。传统旅游关注自然山水和人文景观。但很多地方基本都是遗迹,“有说法没玩法”,很难给打动消费者。但如果通过沉浸式文旅技术,就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还原历史,让人文的东西变得生动起来,给游客带来全方位的体验感受。

第五个背景是人生的脱逸。人通过旅游实现对惯常居住地的脱逸,与此同时,人对现实世界也有脱逸需求,沉浸式文旅为这种“脱逸”的实现创造了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沉浸式文旅的本质就是要给人营造一个暂时超越现实的全新场景。

第六个背景是政策的促进。国家文化和旅游业十四五规划对沉浸式文旅演艺就有相应的部署。文化和旅游部出台的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文件也对沉浸式文旅发展提出了政策方向。像河南的洛阳甚至还专门出台了促进沉浸式文旅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这说明了政府层面对沉浸式文旅的重视。

Part.2 沉浸式文旅发展的领域

沉浸式在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应用,大多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一是文化旅游吸引物。现在许多景区都有沉浸式技术的运用,在主题公园类景区中运用得更多。比如环球影城的变形金刚争夺火种源,要排一两个小时才能体验一次,其实就是沉浸式文旅体验项目,华侨城在云南禄丰恐龙谷的“恐龙危机”也是沉浸式文旅体验项目,体验感也不错。在博物馆里也有沉浸式文旅项目的广泛使用,扬州的大运河博物馆,因为沉浸式技术的大量使用,成为网红博物馆;敦煌莫高窟为了减少游客参观对窟中壁画的影响,因此通过沉浸式的虚拟体验来替代游客的文物艺术欣赏需求。在旅游街区也开始大量使用沉浸式技术,比如大连博涛的机甲怪兽,就营造出一个别样的沉浸式场景;而在西安的大唐不夜城、长安十二时辰,通过沉浸式场景的打造让游客实现了到唐朝的穿越。

二是文化旅游娱乐。最典型的是旅游演艺。比如陕旅集团的长恨歌、重庆1949,都有很多让人身临其境的技术,构造出一种情景式的演出场面。而一些行进式的旅游演艺,以及像武汉的知音号等,也是很典型的沉浸式演出。祥源集团在凤凰古城做的“湘见沱江”沉浸式艺术游船项目,运用投影技术和数字CG动画,将沱江两岸画卷呈现在河道之上,市场反响很好。其他像剧本杀,也都是一种沉浸式的体验。

三是旅游餐饮。也有很多的沉浸式技术应用,比如,北京世贸天阶有一家海底捞火锅,就加入了场景的变化。日本有一个餐厅,将钓鱼的场景和吃鱼结合起来,也给人不一样的感受。未来沉浸式的文化主题餐馆也会越来越多。

四是文化旅游主题住宿。一些非酒店品牌开始跨界做酒店,就会有文化主题的植入,比如无印良品主题的酒店,就会把它极简主义的文化理念放进去,让消费者在住宿中沉浸式地感受这种文化。再比如迪斯尼有一个星球大战银河星际巡洋舰的主题酒店,就把星球大战这样的一个主题放在这个酒店里面。

五是文化旅游交通。比如说四川有个火锅巴士就是把火锅放到了旅游公交巴士上,很受欢迎。旅游的过程需要不断换场景,在这个场景里面我们植入的主题很大程度靠沉浸式技术。

六是文化旅游购物。包括主题化购物,场景式购物。所以就文化旅游沉浸式应用的领域而言,可以说无处不可以沉浸,无时不可以沉浸,无人不可以沉浸。

Part.3 沉浸式文旅发展的维度

一是现代和传统。现在说沉浸式文旅的时候,谈得较多的是数字化的技术。但我们既可以依靠现代技术重新构造新的场景;也可以用非技术手段,提供不同于现实的异质体验。比如,现在有的街区为了营造沉浸式的场景,会要求游人穿古代的一些服装,虽然无涉技术,但也有沉浸式的效果。所以未来我们在做沉浸的时候,要善于把现代的技术和传统的结合起来,不一定全是技术化。

二是依附和独立。目前沉浸式项目大多是依附现有的文化旅游场景,比如景区、度假区、城市街区里边都可以植入,这时沉浸式项目扮演了一个锦上添花的角色。未来会有一批作为独立吸引物的沉浸式项目产生。比如美国犹他州的The Void主题公园,是全球首个VR主题公园;德国隆卡利马戏团,是全球首个利用全息投影为观众提供360度虚拟体验空间的马戏团;还有像我们中国的无界美术馆等,本身就可以对游客产生很大的吸引力。

三是事业和产业。沉浸式的东西其实它有两个实现的途径,比如在博物馆,特别是文化设施里边用的一些沉浸式的一些技术,它主要是政府买单的,追求的经济效益不多,更关注的是文化效益和社会效益。另外一种是沉浸式项目产业化的问题。这里面可能需要创新制度,比如植入沉浸式项目以后,项目方和业主方怎么利益分配。现在很多的旅游景区,可以通过和沉浸式项目的供给方形成这种利益分配制度,实现共赢。

Part.4 沉浸式文旅发展的未来

第一是故事化。成功的沉浸式的项目不能一味地依赖技术带来的刺激,讲好故事很重要。其实技术不是目的,技术是为了让我们消费者更好地体验,进而被创造者传递的理念和精神所感动。比如华清池的长恨歌,其沉浸式技术是配合故事的,所以能够打动人。

第二是特色化。现在很多投资方看到某个沉浸式项目好,就一窝蜂地去模仿,这是很难有生命力的。因此一定要立足于现实去创新,要通过特色化的东西实现差异化的竞争。

第三是互动化。沉浸式的项目要尽可能实现项目本身和体验者的交互。它不能是高高在上的,应该是一个更加主客共享的互动,这样才能够更大限度提高游客的一个体验感。

最后是深入化。沉浸式项目发展到后面会与当下很流行的元宇宙联系起来。虽然元宇宙可能还没有这么快来到我们的身边,但它确实可能是一个方向。当然元宇宙的目的不是为了取代我们的现实世界,而是让我们在现实世界里面有更美好的体验。随着元宇宙相关技术的发展,未来游客将能在现实和虚拟之间更自如地穿越,沉浸式文旅也将迎来更光明的发展前景。

原创文章,作者:文文,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igyingxiao.com/archives/2023/10/47

(0)
文文文文
上一篇 2023 年 9 月 26 日 下午4:19
下一篇 2024 年 1 月 16 日 下午4:16

相关推荐

  • “文旅+康养”,一篇了解康养文旅结构!

        PART 1  康养概念 《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标准》将康养旅游定义为:指通过养颜健体、营养膳食、修心养性、关爱环境等各种手段,使人在身体、心智和精神上都达到自然和谐的优良…

    2024 年 1 月 26 日
    1.8K
  • 张玉钧:国家公园理念中国化的探索

    中国的国家公园坚持生态保护第一,把最应该保护的地方保护起来,给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自然遗产;坚持国家代表性,以国家利益为主导,坚持国家所有,具有国家象征,代表国家形象,展现中华文明;…

    2022 年 6 月 26 日
    688
  • 进一步建立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推动文化与经济良性互动 文艺创造、文化传承常常与经济发展相伴而行。如果没有元明清市民社会的繁盛,我们今天很可能看不到《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三言二拍”等文学经典。改…

    2020 年 11 月 26 日
    613
  • 如何写文旅项目运营方案?

    一、项目概述 [文旅项目名称] 旨在打造一个集自然景观、历史文化、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文旅目的地。项目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精心规划和运营,将为…

    2024 年 8 月 26 日
    1.3K
  • 从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看文旅投资重点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修订发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在行业类目、条目设置和表述规范等方面作出新规定,自2024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沉浸式体验、数字音乐、可穿戴…

    2024 年 1 月 16 日
    1.1K
  • 沉浸式文旅,新体验激发新活力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在文旅领域加速应用,沉浸式文旅项目在各地不断涌现。当前文旅市场加速回暖,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加快推动沉浸式旅游发展,有效增加了市场新供给,也为文旅…

    2023 年 8 月 26 日
    806
  • 大型主题公园文旅项目运营方案

    一、项目概述 本大型主题公园旨在为游客提供一个充满奇幻、刺激与欢乐的旅游胜地。凭借先进的游乐设施、精彩的演艺活动和丰富的主题区域,打造成为国内乃至国际一流的文旅项目。 二、运营目标…

    2024 年 8 月 26 日
    1.0K
  • 政策技术双驱动 文旅产业迎黄金时代

    2019年,我国文旅产业总量规模稳步增长,产业结构逐步优化。“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12月24日文化和旅游部召开的2019年第四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文…

    2020 年 6 月 26 日
    793
  • 暑期研学火热,如何抓机遇求发展?

    暑期研学火爆,除了国内旅游,这个假期到欧美、澳大利亚、东南亚乃至到非洲研学的项目,在市场上层出不穷,报名火爆。现在,研学赛道已经全力出击,各地的研学活动层出不穷,看着穿着校服的孩子…

    2023 年 8 月 26 日
    799
  • 戴斌 :旅游经济新格局与产业政策新导向

    今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国民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人民群众旅游需求旺盛,旅游经济进入了全面复苏新阶段。中央政治局会议对于推动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的…

    2023 年 9 月 26 日
    840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