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十年:丰富人民精神生活,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步入快速发展阶段,考古盲盒、文创雪糕、文艺节目“唐宫夜宴”……文化创意项目频频出圈,其备受关注的现象背后,既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丰富成果,也反映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和感召力不断增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行业布局日趋完善、规模日趋壮大,显现出以文化文物单位为龙头、以区域板块为格局、以行业集群为纽带、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竞争力的综合态势。“作为正在迅速崛起和蓬勃发展的新兴业态,文创不仅满足了我国社会各界文化需要和广大民众精神需求,还让优秀文化资源实现了多途径、多维价值的转化,更成为了新时代突出的人文亮点和重要的经济支点。”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硕士生导师、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孙小荣表示,十年来,中国文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在稳固发展中构筑行业体系

在政策支持下取得卓越成就

十年来,越来越多的文博机构立足自身文化内涵,以创新为手段,将带有自身文化特色的元素融入新研发的文创产品之中。

中国国家博物馆里,一件镌刻着“长乐未央”的汉代瓦当,被设计成银质镀金的“人气”红手绳,一年内售出近两万条。甘肃省博物馆的文创玩偶“马踏飞燕”也在近期红遍网络,产品在甘肃省博物馆的淘宝旗舰店,月销量超过1.5万件。南京博物院更是积极探索文创产品开发模式,牵头组建了“江苏省博物馆商店联盟”,并注册“博苏堂”品牌。

为了鼓励文创产品开发与经营,引导文化企业和旅游企业创新商业模式和营销方式,不断拓展文创行业的发展空间,十年来,国务院相继出台《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从多个方面对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作出部署。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出台《关于推进旅游商品创意提升工作的通知》,与中央宣传部等八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措施》,进一步完善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保障措施,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

在政策加持下,各地文创领域有了大幅发展,在产品体系、综合效益、开发能力等方面实现全方位提升。四川省文物局发布的报告显示,2021年四川省文创收入突破1亿元大关。广东全省博物馆去年开发文创产品2305款,实现文创产品收入3993.39万元。河南博物院积极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申请商标保护文创品牌,搭建河南博物院文创基地,积极参与数字版权保护的规范制定,推进文创领域数字化发展。

“文化和旅游部通过一系列鼓励、扶持政策,让整个文创行业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结构体系,同时也为优质文创产品的可持续推陈出新营造了良好的竞争氛围,有力满足了市场对优质文创产品的需求,调动了全国争相研发文创产品的积极性和主动创造性。”孙小荣认为。

在跨界融合中促进创新发展

在时代背景下助力乡村振兴

十年来,中国文创积极探索、主动创新,在跨界融合中拥抱新领域,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将文创推向数字新阶段,形成“文创+”的新兴业态,全面推动文创工作高质量发展。

以文博为例,新兴技术提供了新的文创手段和思路。2019年,金沙遗址博物馆率先与中国移动等机构合作,首次将5G传输、4K高清画面和VR技术相结合,远程体验博物馆之夜的诗歌与情怀。2022年服贸会上,中国农业博物馆发布“农博文创·艺术品风扇车”,通过数字文创藏品,生动形象地阐述农耕文化的知识,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数字技术让文物不会褪色,且清晰度大幅提高。数字技术还可以通过视频,让文物‘复活’,与当下互动。”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卜希霆认为,科技大大丰富了文创的形态,提升了用户体验。未来,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优势将更加突显,虚拟场景也将深度融入现实生活,为文创产品的多元化呈现和体验带来更多惊喜。

博物馆作为积极探索文创领域的文化单位之一,正在日益融入社会发展,促进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19年,全国5535家博物馆共带动旅游收入约324亿元、对GDP的综合贡献为539.46亿元,且带动直接就业岗位约1.5万个、间接就业岗位近2.7万个。

为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挥文创赋能乡村振兴的优势作用,文化和旅游部开展“创意下乡”试点工作,引导和整合社会力量发挥文化创意优势,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在“创意下乡”工作的带动下,文化创意成为发展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新的密码,不断解锁出多元的文旅融合模式。西江千户苗寨将苗族刺绣、银饰锻造、蜡染制作等苗族传统非遗技艺与现代审美样式相结合,开发出了众多文化旅游产品。福建省屏南县依托古村落生态以及文化生态,积极开展油画创作与当地传统村落文化的融合,进行专业绘画教学,培养农民画家,推动了传统村落的保护与修复、文化的传承与特色表达。河南省开封市余店村基于自身民俗特色,建设主题旅游村,并对当地民俗文化进行创意开发,打造出乡村特色文创空间,实现文旅融合发展新局面。

卜希霆说:“乡村特色文化是亟待挖掘的文化宝藏,充分挖掘乡村特色文化,融入现代新技术新需求,以新艺术形态展示、重新定义和发现传统文化的价值,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

在国际传播中彰显文化实力

在深入挖掘下提升文化自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深沉坚定的文化自信,就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

十年来,通过文化创意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传统文化实现了在当代的使用以及传播、传承价值。2022年春节期间,文化和旅游部举办“佳节好物 一起过节——中国文化创意产品新春推广活动”,通过全球网络直播、社交短视频分享等方式,开展具有体验感、互动性和分享特色的春节特色文创产品盲盒体验活动。通过世界各地友人打开盲盒,制作、使用、鉴赏中国文化创意产品,有情景、有温度地讲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2021年初,三星堆的再次发掘惊艳世界,文物转化开发的系列文创产品,链接起全球的情感共鸣,海外网友也从“云参观”参与到“云购物”中。文创产品成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重要载体。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越来越多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依托文创产品赓续传承与发展,文化创意肩负着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发展重任。孙小荣说:“文创是对当地文化的挖掘、提炼、研发和转化,而这一过程本身就是对地方文化自信的激活和重塑。”在他看来,文创未来要大胆创新,要追求“传统元素”与“现代审美”的巧妙结合,同时在文化元素的提取、创意研发的策划,以及产品的功能与艺术审美的结合等方面,讲究“分众审美”的表达。

文创产品正日益成为新时代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推动实现文创点亮美好生活、文创赋能经济社会、文创讲述中国故事。孙小荣认为,未来,中国文旅也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输出更多能够展现中国文化独特魅力的优质文化产品,吸引更多的世界游客来亲身体验和发现“美丽中国”,以文旅市场的互通互联、合作与交流,搭建起“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情感纽带和畅通渠道。

原创文章,作者:文文,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igyingxiao.com/archives/2022/06/68

(0)
文文文文
上一篇 2020 年 11 月 26 日 下午4:46
下一篇 2022 年 6 月 26 日 下午4:43

相关推荐

  • 调研报告:中国民宿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大众旅游时代来临,传统的旅游住宿产品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多样化需求。旅游民宿作为个性化的住宿产品,承载了丰富住宿产品类型、推动住宿业转型升级的重任,既是文化和旅游融合的重要…

    2023 年 6 月 26 日
    646
  • 如何写文旅项目运营方案?

    一、项目概述 [文旅项目名称] 旨在打造一个集自然景观、历史文化、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文旅目的地。项目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精心规划和运营,将为…

    2024 年 8 月 26 日
    1.3K
  • 戴斌 :旅游经济新格局与产业政策新导向

    今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国民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人民群众旅游需求旺盛,旅游经济进入了全面复苏新阶段。中央政治局会议对于推动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的…

    2023 年 9 月 26 日
    841
  • 新华社:古村落旅游成山西文旅产业新热门

    “大街向东有门面,油漆柜台金字匾。卖针喽,卖针喽……”在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大阳镇,阳阿李记老针店的老板李连五头戴瓜皮帽,身着藏青色长袍,走街串巷,吆喝叫卖,引得游客跟随围绕。 近年…

    2022 年 6 月 26 日
    662
  • 门票减免,能带来多少效应?

    推出优惠政策的地区,人气恢复得更快 0元、1元、5折……暑期以来,国内多地景区掀起门票降价甚至免票的热潮。 记者梳理发现,实行门票优惠政策的不乏知名旅游地与景区。 早在6月,云南省…

    2020 年 6 月 26 日
    667
  • 政策技术双驱动 文旅产业迎黄金时代

    2019年,我国文旅产业总量规模稳步增长,产业结构逐步优化。“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12月24日文化和旅游部召开的2019年第四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文…

    2020 年 6 月 26 日
    795
  • 沉浸式文旅发展的方向和未来

    沉浸式虚拟游乐离不开VR/AR等光影手段的渲染与烘托,凸显了一种市场新消费形态,契合了Z时代需求,只是一种娱乐形式,充其量是一种主题性游乐,却绝然没有市井烟火的气息与氛围,有时未必…

    2023 年 10 月 26 日
    778
  • “司导” ,一种混合型旅游新职业诞生了

    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升温,旅游服务定制化、私密化、精品化的需求越来越多,一种导游加司机的新角色应运而生。前不久,福建省厦门市的“网约司导”平台正式发布。游客能够通过平台一键预约导游讲…

    2023 年 6 月 26 日
    1.4K
  • 动漫和文旅怎么“+”

    近年来,国风动漫不断出圈,从大家耳熟能详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大鱼海棠》到正在热映中的《长安三万里》,观众对国风动漫的热情与信心不断提升。线上,一批动漫作品积累了雄厚的受众基础;线…

    2023 年 8 月 26 日
    878
  • 从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看文旅投资重点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修订发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在行业类目、条目设置和表述规范等方面作出新规定,自2024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沉浸式体验、数字音乐、可穿戴…

    2024 年 1 月 16 日
    1.1K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